Libra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动态
中国残疾人史研究中心举办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课题推进会
作者:田玉梅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点击数:2324    更新时间:2022-06-13

2022年6月10日星期五上午,中国残疾人史研究中心举办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课题推进会。此次会议邀请了我校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范莉莉,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邱淑永,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拉、党总支副书记李鹏、王培峰教授、薛辉老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宏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九童,教育科学学院张慧君老师,无障碍管理实验室陈文老师,美术与设计学院郑晓老师,语言学院河江岳老师参加。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马建强馆长、杨克瑞老师、季瑾老师、郭永老师以及学生志愿者也参加了此次推进会。

推进会上,马建强馆长首先围绕“中国特殊教育通史”开题会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简略介绍。马建强馆长根据前期准备,为在座的专家列出了一些研究专题,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古代、民国、现代等分时间阶段展开,并且提出了研究工作的十六字理念“勇于担当,贵在合作,步步为营,重在实践”。希望与在座的各位同仁共勉。

会议第一阶段,与会老师们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点,并从自己的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了对于本项目的想法和建议。

首先,李鹏副书记介绍了最近关于残疾人就业方面的工作,并且认为本项目可以考虑跨学科交叉研究。接着,李拉副院长阐述了特殊教育不能脱离对残疾人史研究的观点,并提出了对于残疾人史研究的一些见解,希望可以拓宽研究的宽度和广度,将对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的研究拓展至残疾人史的研究,还要将现有的研究专题相互联系,找出各个专题之间的逻辑关联,使研究思路更加清晰。范莉莉主任认为中国特殊教育通史要进行开放性研究,加强与各学科、各机构的交流合作。听完了三位老师的分享后,李宏伟书记提出要重视研究锐度的观点,认为既要拓宽研究方向,更要重视对某些方面的深度挖掘,还结合自身学院情况,希望在本项目中引入前沿信息科技,用科技助力研究。

随后,陈文老师以特殊教育发展要关注残疾人本身、围绕残疾人自身价值为主旨,做了简要分享。薛辉老师在听完陈文老师的观点后结合自身学科背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课程与教学论是一个很好的融合研究点,可以从课程方面切入,进行深入挖掘研究。邱淑永老师简要介绍了特殊教育史料的图片拍摄和处理工作。

面对学前教育扩大研究社会影响力的问题,张慧君老师建议本项目可以借鉴该思路,扩大“特殊教育通史”的社会影响力,比如制作一些简明易懂的宣传册、宣传片供社会各界了解,推广研究成果。除此之外,王培峰教授期望本项目可以坚守“以务实为基础,脚踏实地做研究”的精神,加快成果转化,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

推进会现场

最后,张九童副院长谈到了残疾的现代化精神,提出要将思维正置,意识到残疾人首先是人,其次再去关注他的“残”与“疾”。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应消除对特殊人群的歧视,把握研究的客观性、公平性和科学性。

会议第二阶段,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郑晓老师与其学生助理、语言学院何江岳老师向与会老师们介绍了“中国残疾人史研究中心”的Logo设计稿,与会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共同审定了“中国残疾人史研究中心”的Logo。最后全体与会老师就如何改造复明一号手术车以及如何提高复明一号车内的体验感、车外环境的美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复明一号”手术车外景



(文/田玉梅 图/孙宇翔 李文婧)

文章录入: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责任编辑: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神农路1号图书馆四楼
开放时间:校内外人士参观请提前预约
电话:025-89668157
网址:museum.njts.edu.cn

网站地图

  • 首页
  • 动态
  • 展览
  • 典藏
  • 学术
  • 服务
  • 交流

友情链接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南京博物院
  • 南京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Copyright © museum.njt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