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动态
中国残疾人史研究中心举办“多学科跨媒介背景下的残疾人史研究”研讨会
作者:张楚悦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点击数:1786    更新时间:2022-06-17

2022年6月16日星期四下午,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中国残疾人史研究中心举办“多学科跨媒介背景下的残疾人史研究”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南京广电集团总编辑、高级记者任松筠,江苏《传媒观察》副主编、高级记者贾梦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保管处处长研究员陈江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保管处特藏科科长周文子,管理学院院长杨会良教授,特殊教育学院王培峰教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戴玥老师和美术与设计学院郑晓老师参加。本次研讨会由馆长马建强主持,杨克瑞老师、季瑾老师、郭永老师以及学生志愿者一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第一阶段,王培峰教授做了题为《残疾人及其教育认识:历史变革与时代更新》的微讲座。王培峰教授从残疾人认识的历史变革与时代更新和残疾人教育认识的历史变革与时代更新两个层面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实现无障碍是残疾人事业永恒目标,改变残疾及其障碍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王培峰教授在影视馆进行微讲座

会议第二阶段,专家学者围绕“多学科跨媒介背景下的残疾人史研究”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充分交流。

研习会现场

馆长马建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有了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多学科跨媒介背景下的残疾人史研究一定可以顺利进行,共同为残疾人事业基础性研究开疆拓土,添砖加瓦。馆长马建强向各位专家阐释了中国残疾人史研究中心的宗旨、工作理念、工作目标。中国残疾人史研究中心以“人道、问学、共享”为研究宗旨,秉承“全面性关注、广泛性收集、抢救性挖掘、系统性展示以及开放性研究”的工作理念,坚持勇于担当、贵在合作、步步为营、重在实践、厚植学术服务国家的工作目标,并重点介绍了研究中心正逐步启动的研究项目。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保管处处长陈江涛表示,进行此项研究既是责任也是担当。档案具有原始性和唯一性,将档案与残疾人史研究相结合,有利于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档案基础。

南京广电集团总编辑、高级记者任松筠提出要发挥媒体的社会价值,打造媒体无障碍模式,将公共信息广泛传播,使残疾人群无障碍地接收信息。《中国特殊教育通史》进行多学科跨媒介背景下的残疾人史研究,将有机整合学科资源,发挥媒体的广泛传播作用,有利于加速该研究的成果转化。

管理学院院长杨会良认为,残疾人史的研究不仅要从教育学角度出发,也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医学、文学、传播学等,并辅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对残疾人史进行综合探究,使残疾人史研究的水平达到新高度。

江苏《传媒观察》副主编、高级记者贾梦雨老师从“博爱”的角度出发,表示我们应立足博爱之都南京,充分保障残疾人的权利,完善残疾人的服务与保障体系,还认为此项研究为更好地认识残疾人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戴玥老师结合自身艺术学、信息科学等学科背景,重点讲述了可以从现代技术入手,从残疾人史研究出发,前瞻性拓展残疾人未来发展的研究空间。

会后,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文章录入: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责任编辑: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神农路1号图书馆四楼
开放时间:校内外人士参观请提前预约
网址:museum.njts.edu.cn

网站地图

  • 首页
  • 动态
  • 展览
  • 典藏
  • 学术
  • 服务
  • 交流

友情链接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南京博物院
  • 南京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Copyright © museum.njt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