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动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开题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杨克瑞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点击数:1817    更新时间:2022-06-25

6月24日上午,由我校与北京大学联合申报中标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殊教育通史》(项目编号21ZD&221)开题会,在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的悉心指导下,在两校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及国内诸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成功举办。中国残联副主席程凯、侯晶晶,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荣誉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朴永馨,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先明,中国残疾人史研究中心顾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席赵龙,江苏省残联副理事长杜晓镇,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等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孝聪主持,我校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校长黄军伟,党委副书记王立新,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巧仙参加会议。

该项目首席专家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我校特聘教授郭卫东,我校马建强教授、杨克瑞教授、季瑾副教授出任相关子课题负责人,来自我校特殊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语言学院、康复科学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等的十余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我校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校长黄军伟教授首先致欢迎辞。黄校长对该项目的成功获批向课题组表示祝贺,对参加会议的中国残联副主席程凯等领导表示衷心感谢。黄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与发展概况,积极承诺学校将根据国家社科基金办的要求,全力支持首席专家及课题组成员的科研工作,并希望以此次与北京大学的合作为契机,聚焦特殊教育与残疾人事业发展重大课题,加强学校学术团队建设,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各院系年轻教师的科研引领保障工作,积极开创学校科研发展的新局面。

黄军伟校长致欢迎辞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程凯在开题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有关残疾人的专题研究却相对薄弱。《中国特殊教育通史》项目位列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重大课题,这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和特殊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喜事和盛事。他特别指出,盛世修史,中国特殊教育通史的研究,应服务于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动我国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该项课题由北京大学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联手协助成功申报,北京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之冠,南京特师是中国特殊教育之首,强强联合,南北互动必将产生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中残联将一如既往地参与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北京大学和南京特师开展的针对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程凯副主席讲话

课题组首席专家郭卫东教授做了项目开题报告。郭教授就本课题的前期准备、立项意义、研究设计与课题分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汇报阐述。他重点全面分析了中国特殊教育历史发展的五次重要转型,并具体探究了特殊教育历史演化中的社会环境及其与各时代政经、文教、国际交往的适配关系,最后他对课题组如何加强合作并高质量地完成学术研究,提出了目标要求与成果期盼。

郭卫东教授做开题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朴永馨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先明教授,中国残疾人史研究中心顾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龙,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中国残联副主席侯晶晶、江苏省残联副理事长杜晓镇等依次对该课题项目进行了指导点评,从不同视角阐释了该课题的价值意义、研究路径、研究要点、研究难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专家们特别强调,课题研究要做到六个“精”: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致管理、精彩呈现。最后,专家们一致赞同项目通过开题。

会议现场

与会人员合影

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浙江杭州、四川成都、江苏苏州、徐州、无锡及我国香港地区等的多位特教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了开题会。(文/杨克瑞 图/袁姝 审核/马建强 杨黎珍)

文章录入: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责任编辑: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神农路1号图书馆四楼
开放时间:校内外人士参观请提前预约
网址:museum.njts.edu.cn

网站地图

  • 首页
  • 动态
  • 展览
  • 典藏
  • 学术
  • 服务
  • 交流

友情链接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南京博物院
  • 南京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Copyright © museum.njt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制作维护